
當導體上通以高頻電流時,在其周圍空間會產生電場 與磁場。按電磁場在空間的分布特性,可分為近區,中間區, 遠區。設R為空間一點距導體的距離,在 R ﹤﹤ λ/2π 時的區域稱近區,在該區內的電磁場與導體中電流,電壓有緊密的聯系。在R﹥﹥λ/2π的區域稱為遠區,在該區域內電磁場能離開導體向空間傳播,它的變化相對于導體上的電流電壓就要滯后一段時間,此時傳播出去的電磁波已不與導線上的電流、電壓有直接的聯系了,這區域的電磁場稱為輻射場。
必須指出,當導線的長度 L 遠小于波長 λ 時,輻射很微弱;導線的長度 L增大到可與波長相比擬時,導線上的電流將大大增加,因而就能形成較強的輻射。
發射天線正是利用輻射場的這種性質,使傳送的信號經過發射天線后能夠充分地向空間輻射。如何使導體成為一個有效輻射體導系統呢?這里我們先分析一下傳輸線上的情況,在平行雙線的傳輸線上為了使只有能量的傳輸而沒有輻射,必須保證兩線結構對稱,線上對應點電流大小和方向相反,且兩線間的距離<π。要使電磁場能有效地輻射出去,就必須破壞傳輸線的這種對稱性,如采用把二導體成一定的角度分開,或是將其中一邊去掉等方法,都能使導體對稱性破壞而產生輻射。
如圖TX,圖中將開路傳輸或距離終端π/4處的導體成直狀分開,此時終端導體上的電流已不是反相而是同相了,從而使該段導體在空間點的輻射場同相迭加,構成一個有效的輻射系統。這就是zui簡單,zui基本的單元天線,稱為半波對稱振子天線,其特性阻抗為75Ω。電磁波從發射天線輻射出來以后,向四面傳播出去,若電磁波傳播的方向上放一對稱振子,則在電磁波的作用下,天線振子上就會產生感應電動勢。如此時天線與接收設備相連,則在接收設備輸入端就會產生高頻電流。這樣天線就起著接收作用并將電磁波轉化為高頻電流,也就是說此時天線起著接收天線的作用,接收效果的好壞除了電波的強弱外還取決于天線的方向性和半邊對稱振子與接收設備的匹配。